探索大遗址保护新“洛阳模式”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曾宪平 摄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景。张光辉 摄

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吴浩天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市民体验隋唐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沉浸式表演。张怡熙 摄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曾宪平 摄

河南日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徐子敬

在定鼎门城楼上北望,天街中轴线恢宏大气,青葱绿植点缀其间,隋唐洛阳城的城市轴线格局清晰呈现。

漫步天街,美食、咖啡、茶饮、文创、手作、户外运动、时尚社群等沉浸式体验场景,让广大游客特别是年轻人流连忘返。

洛阳创新大遗址保护模式,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青春活力。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近年来,洛阳市文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紧紧围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推进文物资源与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实现文物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互促共赢。

活化创新,大遗址走进百姓“生活”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大遗址是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价值最突出、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历史见证。“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一字排开,“五都荟洛”举世罕见。但是,众所周知,大遗址保护难度大、成本高、矛盾问题多,这也是洛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余杰介绍,从20世纪50年代的“保起来”,到“十一五”的“美起来”,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活起来”,洛阳市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守正创新,坚持成果共享、惠民利民,探索大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和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之路,着力打造大遗址保护利用3.0版,形成了新“洛阳模式”。

在对大遗址的保护利用中,洛阳对遗址内部和周边的道路、建筑,严格控制体量、风格,使之与文物风貌相融合,最大程度地保存城市传统肌理,留住老洛阳的“底片”。

在重大公共设施的建设、道路桥梁的命名等方面,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比如定鼎门大街、厚载门街等。通过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创新融合,实现了古韵新风交相辉映、山水林城和谐共融。

隋唐洛阳城遗址作为重大项目被列入《“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目前,洛阳正在谋划实施的中轴线贯通工程,将推进22平方公里的里坊区整体提升,重现恢弘壮丽的盛唐气象,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和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隋唐洛阳城里坊区明教坊区域举办“天街·洛阳青年理想生活节”,在大遗址之上为市民及游客营造出兼具文化和商业属性的文旅消费空间,让古老的遗址焕发青春的魅力,让沉睡千年的隋唐洛阳城真正“活”了起来。

洛阳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洛阳市在文物原址之上“再现”原貌,先后建成开放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施了天堂明堂、定鼎门、应天门等一大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既做到了文物保护,又让人们直观感受,让文物遗迹从地下“走”到地上,“活起来”“火起来”。

数字赋能,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

站在“船头”,通过现代科技的光与影,观看“城与运”沉浸式环幕影片,与千年运河邂逅;触摸显示器,在“唐代物产地图”上查询各地的产粮种类及分布情况;更换互动场景,选择“皇帝的餐桌”,能看到皇帝的食谱……

像“一粒米的漕运之旅”这样,通过智慧赋能、数字技术,洛阳让大遗址上的文物“活起来”,为加快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一粒米的漕运之旅”,洛阳博物馆的“河洛之光”,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最早中国”,三家博物馆以“跨界融合”“科技引领”“沉浸体验”为着力点,打造丰富的互动体验形式,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感受。而作为国内唯一的牡丹专题博物馆,牡丹博物馆数字化展陈占比高达70%,运用科技手段全面系统展示牡丹栽培历史、牡丹品种演变、牡丹文化文物、牡丹产品产业、历届牡丹文化节盛况等,让人不出博物馆,尽览天下牡丹。

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近年来着力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已建成102家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拥有60多万件馆藏文物。

洛阳不断创新传播展示手段,“东方博物馆之都”线上平台已汇集全市102家博物馆数字化内容,推出大量“云展览”,公众用手机即可随时随地“云游博物馆”,领略文物魅力。

同时,在新媒体平台推出电台节目、传统文化线上课堂、文物讲解系列短视频等,推动传统文化“移动式传播”,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开发数字化研学项目、数字藏品等,不断扩展博物馆内涵和外延。

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游人如织,全市文物系统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20万余人次。

如今,“为一座博物馆而来这座城、爱上这座城”,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打卡洛阳,穿梭于各个博物馆中,在虚拟和现实、科技与历史的交错中,赏文物、品文化,发现千年古都曾经的繁华,感受河洛文明的魅力。

创新研学,激发文物利用新活力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郑州小学生的研学课程“夏都农场·五谷种植”正在开展,该馆研学教育部的孙晨娇带着孩子们了解夏朝先民们的衣食住行,体验“开盲盒”播种五谷。这次研学之旅,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此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已开发“最早的中国”“夏都诞生记”等研学内容,涉及考古发掘体验、陶器修复等方面的课程。这些研学课程成为大众研学活动的热门选项。

“我们希望以研学的形式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孙晨娇说。

洛阳依托丰富的大遗址文化资源,有序开发博物馆、文化遗产地、考古工地研学旅行产品,推动建设全市博物馆研学资源库和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首批认定的20家文博研学基地,年接待研学游客近10万人次。

洛阳开发的“丝绸之路、运河中心、万里茶道枢纽”“河洛文明寻根”“红色教育”等五条研学旅行线路,涵盖近40家博物馆和景区,推出100余项研学社教课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洛阳通过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开创了文物资源利用新路径,以创造性转化激发文物利用新活力。“古墓探秘妙游地宫”“多少楼台烟雨中”等古都特色研学剧本杀,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多角度展示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城市魅力,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影响力,促进了文化旅游发展,也让博物馆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洛阳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一批守正创新的“样本”脱颖而出,实现了大遗址从“保”起来到“美”起来,再到“活”起来的跨越。

余杰表示,洛阳将启动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建设,策划打造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预计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总数超过110家。洛阳市文物部门将坚持项目为王、传承保护、活化创新,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让文物遗迹活起来、火起来,助力洛阳文旅文创成支柱,持续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